隨著油氣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長,海上油氣開發的步伐也越來越快,深海已經成為海洋油氣開發的重點。水下生產系統是相對于水面開采技術如固定平臺、浮式生產設施等的一種海上油氣田開發技術。它通過在水下布置生產管匯,放置部分或全部多相泵、分離器等工藝設備和水下通信控制設施以及海底管道,將采出液回接至附近水下/水面依托設施或岸上終端進行處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由水面設施的主控站通過水下生產系統臍帶纜及控制設備進行監測、控制。
水下生產系統成為未來油氣開發的必然模式,因其具有優勢:
(1)適應性強,可以適應不同的水深,不受海上惡劣的自然環境的影響;
(2)占地面積小,大量設備安裝在海底,大大節省了平臺的荷載和占地空間;
(3)降低甚至擺脫了其對水面及陸上處理設施的依托,突破了長距離油氣輸送的限制;
(4)較大程度的提高了油氣田的采收率和開發速度;
(5)效率高、安全性高、經濟性好。
水下控制系統和水下生產系統臍帶纜相互配合,對水下生產系統進行控制。目前水下控制系統主要是采用電液復合控制,需由水上設施提供液壓液作為動力,通過水下生產系統臍帶纜傳遞控制和液壓信號至水下控制模塊,再將采集到的井口壓力、溫度等信號通過水下生產系統臍帶纜傳送到水上控制終端從而實現對水下生產的監視與控制。由于水下生產系統設備較多且布置分散,一般要在水下設置分配單元或者臍帶纜終端設備,按照水下生產系統設備的布置將水下生產系統臍帶纜供應的液壓、電力及化學藥劑通過水下分配單元進行二次或者多次分配。
隨著深海油氣資源的開發和油氣資源離岸距離的越來越遠,信號傳輸距離也隨之變長,對水下生產控制系統的可靠性要求也越來越高,控制方式逐漸由電液復合控制向全電控制發展。水下全電控制不需要像電液復合控制那樣由水上設施提供動力源,其傳輸的是電信號,控制距離更長,而響應時間卻更短,同時也避免了電液復合控制帶來的液壓液泄漏等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對環境更友好。由于省去了液壓組件使得水下生產系統臍帶纜直徑減小從而大大節省了投資,在未來的深海油氣開發中,全電控制將成為水下控制系統控制方式的首選。